时间: 2025-04-30 13:4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9:10
团防局: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一个组织或机构,负责团体或社区的防御、安全或治安工作。在历史上,特别是在民国时期,团防局可能是指地方性的武装组织,负责维护地方治安,类似于民兵组织。
在文学作品中,团防局可能被用来描绘特定历史时期的背景,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特定地区的文化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团防局可能被用来研究地方自治和民间武装的历史。
同义词:民兵组织、自卫队、治安队 反义词:侵略军、破坏团伙
团防局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团”(团体)和“防”(防御),结合形成了负责团体防御的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不同地区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和职能。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团防局可能代表了地方自治和民间自卫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动荡时期,团防局可能起到了维护地方秩序和抵抗外来侵略的作用。
团防局可能让人联想到勇敢、团结和自卫的精神。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社区安全的关注。
在个人经历中,团防局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研究历史或参与社区安全活动时。例如,参与社区巡逻或安全会议时,可能会提及类似的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将团防局作为一个象征,代表团结和防御的力量:
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 团防局如坚固的堡垒, 守护着每一寸土地, 团结的心,无畏的勇气。
团防局可能让人联想到老照片中的民兵队伍,整齐的制服和坚定的眼神。在音乐中,可能会选择激昂的进行曲,象征着团结和战斗的精神。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组织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职能。例如,在西方历史中,民兵组织或自卫队可能承担类似的角色。
团防局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但它代表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地方自治和民间自卫的传统。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团结和自卫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
1.
【团】
(形声。从囗(wéi),专声。本义: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团,圆也。 、 《文选·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组词】
团扇、 团领、 团栾、 团茅、 团城
2.
【防】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防,堤也。 、 《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 、 《礼记·郊特性》-祭防与水庸。 、 《管子·度地》-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 、 《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3.
【局】
(会意。从口,从尺。“尺”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本义:局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局,促也。 、 《诗·小雅·正月》-不敢不局。 、 潘民《乘舆箴》-意局而辞野。
【组词】
局守、 局定、 局囿、 局滞、 局蹐、 局脊、 局数、 局趣、 局局蹐蹐、 局促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