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2:13
检束(jiǎn sh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检查和约束来控制或限制。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人或某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其行为或状态符合既定的标准或规则。
在不同的语境中,“检束”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检束”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检”(检查)和“束”(约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检”有检查、核对的意思,“束”则有约束、捆绑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检束”这一词汇,用以描述通过检查来进行约束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检束常常与道德修养和自我控制联系在一起。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检束,以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检束也常用于描述法律、规章或组织对个体行为的约束。
“检束”一词往往带有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纪律、规范和秩序。它可能引起一种对自我约束和遵守规则的正面联想,也可能让人感到一种被限制和约束的不适感。
在个人生活中,检束可能体现在对自己行为的自律上,如控制饮食、坚持锻炼等。在工作环境中,检束可能涉及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确保工作流程的规范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检束”融入到对自我控制的描述中:
心如止水,检束言行, 自律之光,照亮前程。
视觉上,“检束”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划一的队列、规范的文件整理等。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严肃的训诫声或规章制度的宣读声。
在英语中,与“检束”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restraint”或“discipline”。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约束和控制的概念,但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可能有所差异。
通过对“检束”这一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与约束、规范相关的话题。
1.
【检】
(形声。从木,佥(qiān)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今字作签。-检,书署也。 、 《后汉书·公孙瓒传》-辄皂囊施检。
【组词】
检封、 检素
2.
【束】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束,缚也。 、 《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束帛戋戋。 、 《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束帛俪皮。 、 《左传·襄公十九年》-贿荀偃束锦。 、 《周礼·大司寇》-入束矢于朝。 、 《论语》-自行束脩以上。 、 《诗·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
【组词】
束刃、 束刍、 束戈卷甲、 束手、 束火,束炬、 束手束脚、 束竹、 束杖、 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