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5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59:36
外妻:这个词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从字面上理解,“外妻”可能指的是非正式或非合法的妻子,即与某人有婚姻关系但这种关系不被社会或法律认可的女性。
由于“外妻”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被使用。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用来描述不被社会认可的婚姻关系,但在现代语境中,这样的词汇很少见。
由于“外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不太符合现代汉语的实际使用情况:
“外妻”这个词的词源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外”和“妻”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描述一种非正式或非合法的婚姻关系。在古代社会,可能存在这样的概念,但在现代汉语中,这样的词汇已经不常用。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外妻”可能指的是一种不被认可的婚姻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涉及道德、法律或社会规范的问题。在现代社会,这样的关系通常被称为“婚外情”或“外遇”。
提到“外妻”,可能会引起一些负面的情感反应,如道德上的谴责、对家庭稳定的担忧等。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不忠、欺骗和家庭破裂。
由于“外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外妻”作为一个隐喻,用来描述某种不被社会认可的关系或情感状态。例如,在一首诗中,可以用“外妻”来象征一种禁忌的爱情。
由于“外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在创作中,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来表达与“外妻”相关的情感和主题。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非正式或非合法的婚姻关系可能有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mistress”来描述类似的关系。
“外妻”这个词在中文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涉及到一些敏感的社会和道德问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背景。然而,由于其敏感性,使用时需要谨慎。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妻】
以女嫁人。
【引证】
《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黥布归芮,芮妻之。 、
娶女子为配偶。
【引证】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妻之。 、 《孟子》-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