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2:45
母法:在法律领域,母法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法律,如宪法或基本法,它是其他所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依据和基础。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不得与其相抵触。
母法一词源于拉丁语“lex fundamentalis”,在法律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用来指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高法律文件。随着法律体系的发展,母法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地位始终未变。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母法的意义和影响各异。在一些国家,母法被视为国家统一的象征,而在其他国家,母法可能更多地被看作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工具。
母法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权威、稳定和秩序。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和对法治的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母法的概念可能不常直接出现,但在参与公共事务或法律讨论时,了解母法的意义和作用是必要的。
在诗歌中,可以将母法比喻为大树的根,支撑着整个法律体系的枝繁叶茂:
母法如根深植土中, 枝叶繁茂法网张。 法治之树常青翠, 公民权利得保障。
母法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的法庭、法律书籍和法官的锤子声,这些都是法律权威和秩序的象征。
在不同国家,母法的具体名称和内容各不相同,但其作为法律体系基础的地位是普遍的。例如,美国的母法是宪法,而英国则没有成文的母法。
母法作为法律体系的核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法律和参与法律实践时,理解和尊重母法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母法的概念不仅在法律领域内具有重要性,也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发挥着作用。
1.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