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6:00
“开腔”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开始说话或发言,尤其是在正式或非正式的讨论、辩论或交流中。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打开嘴巴说话”。
在文学作品中,“开腔”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角色在沉默之后终于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于日常对话,表示某人开始说话。在专业领域,如辩论或会议中,“开腔”可能特指某人开始正式发言。
同义词:发言、开口、说话、表达 反义词:闭嘴、沉默、缄默、不语
同义词中,“发言”更正式,“开口”更口语化,“说话”最常用,“表达”强调传递思想或情感。反义词中,“闭嘴”语气较重,“沉默”和“缄默”更中性,“不语”较为文雅。
“开腔”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开”(打开)和“腔”(指口腔)组成,直译为“打开口腔”,即开始说话。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组的使用和意义相对稳定,没有显著的演变。
在*文化中,“开腔”可能与表达个人观点和参与公共讨论的社会惯有关。在鼓励开放交流和多元观点的社会环境中,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会更高。
“开腔”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因为它代表了沟通的开始和思想的交流。联想上,它可能与勇气、开放性和参与感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团队会议中见证过某位一直沉默的同事突然“开腔”,他的观点对会议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开腔”:
沉默的湖面,终于开腔, 涟漪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视觉上,“开腔”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张开嘴巴的画面。听觉上,它可能与某人开始说话的声音相关,如清脆的嗓音或深沉的语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start speaking”或“to open one's mouth”,但这些表达不如“开腔”在中文中那样常用和具有特定的文化色彩。
“开腔”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动作,还隐含了沟通和表达的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使我的交流更加生动和准确。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腔】
(会意兼形声。从月(肉),从空,空亦声。本义:人和动物体内的空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腔,内空也。从肉,从空,空亦声。
【组词】
腔子、 口腔;胸腔;生殖腔;胚盘下腔;胸膜腔;心腔;肾球囊腔;颅腔;腹腔;肠腔;子宫腔;髓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