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6:48
“熟面孔”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经常见到、熟悉的面孔。基本含义是指某人经常出现在某个场合,以至于大家对他/她都很熟悉。
在文学中,“熟面孔”可能用来形容一个经常出现在故事中的角色,暗示读者对这个角色有一定的了解和亲切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人,如邻居、同事等。在专业领域,如新闻报道中,可能会用来形容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政治家或名人。
同义词“老面孔”强调的是时间的久远和熟悉程度,而“常客”则更多用于商业或社交场合,指经常光顾的人。反义词“生面孔”和“陌生人”则强调的是不熟悉和新鲜感。
“熟面孔”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熟”和“面孔”两个词组成,没有复杂的历史演变。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描述人际关系和社交场合时。
在**文化中,“熟面孔”常常带有一种亲切和信任的意味。在社会交往中,熟悉的面孔往往能带来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亲切。联想上,我会想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人,他们的存在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在超市遇到一个熟面孔的收银员,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很亲切,仿佛是老朋友一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街角的咖啡馆,熟面孔的微笑,温暖了冬日的寒冷。”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熟悉面孔,他们的笑容和姿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熟悉的声音,如老朋友的笑声。
在英语中,“familiar face”可以对应“熟面孔”,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多强调的是熟悉感而非亲切感。
“熟面孔”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它不仅仅描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还带有一种亲切和信任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能够增强我们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熟】
(形声。从火,孰(shú)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礼运》。疏:“谓烹煮。”-熟治万物。 、 《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
【组词】
熟末、 熟切店、 熟水、 熟献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3.
【孔】
(象形。金文字形,象小儿食乳之形。婴儿吃奶容易过量,因以表示过甚之意。本义:甚,很) 同本义。
【引证】
《诗·豳风·东山》-其新孔嘉。
【组词】
孔亟、 孔多、 孔明、 孔疚、 孔虔、 孔圣
小窟窿。
【引证】
《玉篇》-孔,窍也,空也。 、 《老子》二十一章-孔德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