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7:24
词汇“[匡尧]”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匡尧”由两个汉字组成:“匡”和“尧”。
结合这两个字,“匡尧”可能指的是辅助或纠正以达到尧帝那样的贤明状态。
由于“匡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行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类似于“辅佐贤君”的含义。
“匡”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纠正、扶正。“尧”字则来源于**古代的尧帝,象征着贤明和智慧。
在**传统文化中,尧帝被视为理想的君主形象,因此“匡尧”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致力于提升社会道德和治理水平的行为或人物。
“匡尧”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贤君和理想的社会状态,带来一种积极向上和崇高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道德、治理或历史话题时,可以用来表达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匡尧”来表达对高尚品质的赞美:
匡尧之志,扶正祛邪,
贤明如尧,光照千秋。
由于“匡尧”与古代贤君相关,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画面,或者是古代乐曲中的庄严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辅佐明君”或“纠正错误”。
“匡尧”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了*传统文化中对贤明治理和道德提升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匡】
(形声。从匚(fāng),表示与筐器有关,王声。本义:盛东西的方形竹器)。
“筐”的古字。容器名。
【引证】
《说文》-匡,饭器,也。 、 《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 、 《礼记·檀弓》-蚕则绩而蟹有匡。
2.
【尧】
(会意。从垚(yáo),从兀。“垚”是土高,兀(wù)高耸突出,所以“尧”表示高。本义: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尧,高也。 、 《书·尧典》。马注:“翼善传圣曰尧。”-曰若稽古帝尧。 、 《论衡·须颂》-尧亦美谥也。 、 《白虎通·号》-尧犹荛荛也,至高之貌。 、 《风俗通·皇霸》-尧者,高也,饶也。
中国古代的皇帝陶唐氏之号。生于伊,嗣后耆,故称伊耆氏;初封陶,后徙唐,又称“伊唐氏”。
【引证】
杜审言《蓬莱三殿传宴》-长此戴尧天。 、 《红楼梦》-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皆应运而生者。
【组词】
堯、 尧天、 尧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