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4:43
“午阴”字面意思是指中午时分太阳高照下的阴影。基本含义是指在一天中的正午时分,由于太阳直射,物体投下的阴影。
在文学中,“午阴”常用来形容夏日正午的宁静或凉爽,如“午阴下的清凉”。在口语中,可能简单指中午的阴影,如“坐在午阴下休息”。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可能涉及中午太阳高度角和阴影长度的计算。
“午阴”由“午”和“阴”两个字组成。“午”指正午,“阴”指阴影。在古代汉语中,“午”也代表南方,因此“午阴”有时也指南方的阴影。随着语言的发展,“午阴”主要用来描述中午的阴影。
在*文化中,“午阴”常与午睡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中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人们惯在午阴下小憩,以恢复体力。
“午阴”给人以宁静、凉爽的感觉,常让人联想到夏日午后的悠闲时光,或是田园诗般的宁静生活。
在炎热的夏日,我常常寻找一片午阴,享受片刻的清凉和宁静,这让我感到放松和愉悦。
在诗歌中,“午阴”可以用来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午阴下的清凉,
是夏日午后的诗行。
树叶轻轻摇曳,
伴我入梦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绿树成荫的午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柔的夏日午后旋律,带来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英语中,“noon shade”或“midday shadow”可以对应“午阴”,但“午阴”在中文中带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午阴”不仅是一个描述中午阴影的词汇,还承载着文化、情感和联想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午】
(象形。本义:御马索)。
同本义。
【引证】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甲骨文“午”字]疑当是索形,殆驭马之辔也。
2.
【阴】
(会意。从阜(fù),从侌,侌(yīn)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 、 《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鸣鹤在阴。 、 《周书·王会》-壜上张赤挛阴羽。 、 《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 、 《周礼·大司乐》-阴竹之管。 、 《周礼·柞氏》-令剥阴木而水之。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汉水南岸)。 、 唐·李朝威《柳毅传》-洞庭之阴。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阴谷皆入济。 、 清·姚鼐《登泰山记》-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
【组词】
阴山背后、 阴木、 阴竹、 阴滨、 阴麓、 阴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