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2:10
探报: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探”意味着探索、侦查,而“报”则意味着报告、传达。结合起来,“探报”通常指的是通过侦查或探索后所做的报告,尤其是在军事、情报或探险等领域中。
“探报”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特别是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古代,探报是军事行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到战争的胜败。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被用于商业和市场分析中,指代对市场或竞争对手的调查和报告。
“探报”这个词给人一种紧张和神秘的感觉,因为它通常与未知和危险的环境相关联。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冒险和探索的向往。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涉及到旅行或探险,分享自己的“探报”可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信息价值。
在诗歌中,可以将“探报”用于描述一个勇敢的探险者带回的神秘故事,增加诗意的深度和广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侦察兵在夜色中潜行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刺激的背景音乐来增强“探报”带来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couting report”或“intelligence report”,它们在含义和使用上与“探报”相似,但具体语境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探报”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词汇,它在军事、情报和探险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能增加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1.
【探】
(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探,远取之也。 、 《尔雅》。注:“摸取也。”-探,取也。 、 《铨言》。注:“捉筹也。”-必探筹而定分。 、 《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 、 《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 《荀子·君道》-不待探筹投钩而公。 、 《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 、 《聊斋志异·促织》-探石发穴。
【组词】
探丸、 探囊
2.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