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6:48
成群: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群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基本含义是指多个个体因为某种原因或目的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体。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成群”常用来描绘场景,如“成群的鸟儿飞过天空”或“成群的孩子们在公园里嬉戏”。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成群”可以用来形容人或动物的聚集,如“周末公园里总是成群的人”。 专业领域:在生态学或动物学中,“成群”可能指动物的社会结构或迁徙行为,如“成群的角马在草原上迁徙”。
同义词:聚集、群集、集结 反义词:分散、孤立、离散
“成群”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成”和“群”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成”有形成、构成的意思,“群”则指一群人或动物。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成群”常常与团结、集体主义相联系。例如,传统节日如春节,家人会成群地聚在一起庆祝。
“成群”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和团结。联想上,它让我想到家庭聚会、朋友相聚的温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看到成群的学生放学后一起回家,或者成群的老人在公园里晨练,这些都是“成群”这个词汇的生动体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成群”:
成群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成群的思绪,在心中回旋。
视觉上,“成群”让我想到一群鸟儿在天空中飞翔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一群孩子在操场上嬉戏的欢笑声。
在英语中,“成群”可以对应为“group”或“flock”,但在使用上,“flock”更多用于动物,而“group”则更通用。
通过对“成群”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具体。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群】
(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引证】
《说文》-群,辈也。 、 《国语·周语》-兽三为群。 、 《诗·小雅·吉日》-或群或友。 、 《诗·小雅·无羊》-三百维群。 、 《礼记·曲礼》-大夫不掩群。 、 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服,众难塞胸。 、 柳宗元《封建论》-故近者聚而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