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9:12
“万全之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非常周到、没有任何疏漏的计划或策略。它强调的是一种完美无缺、考虑周全的解决方案,旨在确保事情能够顺利进行,避免任何可能的风险或问题。
在文学作品中,“万全之计”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智慧和谋略,如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一系列计谋常被描述为“万全之计”。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赞扬某人的计划周密,或者在讨论某个复杂问题时,寻求一个“万全之计”。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战略规划中,这个词强调的是全面性和预防性。
同义词:周密计划、完美策略、无懈可击 反义词:漏洞百出、考虑不周、粗心大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如“周密计划”更侧重于细致入微的考虑,而“无懈可击”则强调无法被攻击的坚固性。
“万全之计”源自古代汉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兵法和策略书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周密考虑的场合。
在**文化中,“万全之计”体现了对完美和周全的追求,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理念相契合。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领导者的智慧和远见。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信任和安全感,因为它暗示了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解决方案。联想上,我可能会想到历史上的智者,如诸葛亮或孙子,他们的智慧和策略常被描述为“万全之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需要在工作中制定一个复杂计划的情况,那时我努力寻找一个“万全之计”,以确保所有可能的问题都被考虑到并得到解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万全之计照亮前行的路。”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张精心绘制的战略地图,上面标记着各种可能的路径和风险点。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场上将领的沉思和指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olproof plan”或“bulletproof strategy”,它们都强调计划的完美性和无懈可击。
“万全之计”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追求更加周全和完美的解决方案。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凡此者,皆因弱成强而~也。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計,会算也。 、 《管子·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 《礼记·内则》-学书计。 、 《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 、 《国语·郑语》。注:“算也。”-计亿事。 、 诸葛亮《出师表》-计日而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计日以还。 、 明·魏学洢《核舟记》-而计其长。 、 《聊斋志异·促织》-蹄躈各千计。
【组词】
计会、 计口、 计度、 算计
1. 【万全】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