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7:58
“半月谈”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的谈话或讨论。它通常用来指代一种定期举行的会议、讨论会或刊物,其内容可能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
“半月谈”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半月”和“谈”两个词组成,表示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的谈话。在现代汉语中,该词汇主要用于指代定期举行的会议或刊物。
在,《半月谈》杂志作为一份具有影响力的政治性刊物,其内容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的政治和社会动态,对公众舆论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半月谈”这个词给人一种定期、有序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规律性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带来一种稳定和期待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半月谈”来安排与朋友或同事的定期交流,以保持信息的更新和关系的维护。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半月谈,心灵的驿站,
每逢十五,思绪飞扬。
月光下,话语如泉涌,
思想的火花,在夜空中闪亮。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群人围坐在月光下,进行着深入的讨论,月光洒在他们身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i-weekly meeting”或“fortnightly discussion”,但这些表达没有“半月谈”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半月谈”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指代一种定期举行的会议或刊物,还蕴含着规律性、深入交流的意味。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理解文化背景。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3.
【谈】
(形声。从言,炎声。本义:说,谈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谭。-谈,语也。 、 《诗·小雅·节南山》-不敢戏谈。 、 《庄子·天运》-三日不谈。 、 《汉书·公孙宏传》-宏为人谈笑多闻。 、 《战国策·齐策》-坐谈问之。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不假仆一二谈也。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谈笑而死。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女子毋多谈。
【组词】
谈笑自若;谈聚、 谈会、 洽谈、 座谈、 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