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3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38:53
词汇“柘弓”是一个相对较为生僻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尤其是在描述古代兵器或狩猎工具时。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柘弓”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柘弓”指的是用柘木制作的弓。柘木是一种质地坚硬、弹性好的木材,适合制作弓箭。因此,“柘弓”在古代是一种优质的弓箭。
在文学作品中,“柘弓”常被用来形容古代勇士或猎人的装备,如《诗经》中有“柘弓之张”等描述。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古代兵器研究中。
“柘弓”一词的词源直接来源于“柘木”和“弓”,没有复杂的演变过程。在古代,柘木因其优良的物理特性而被选作制作弓的材料。
在**古代,弓箭是重要的军事和狩猎工具,柘弓因其材质的优越性而受到重视。在古代战争和狩猎文化中,柘弓具有重要的地位。
提到“柘弓”,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勇士、战争、狩猎等场景,给人一种古老、坚韧和力量的感觉。
由于“柘弓”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学*古代兵器或参与历史重现活动时,可能会接触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可以这样写:
柘弓在手,箭指苍穹,
勇士之心,战意如虹。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勇士站在山巅,手持柘弓,箭矢破空而出,伴随着弓弦的震动声,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用特定木材制作的弓,如英国的长弓常用紫杉木制作,但“柘弓”作为一个特定词汇,主要出现在**文化中。
“柘弓”作为一个描述古代兵器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但在学*和了解*古代文化、兵器制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学和分析“柘弓”,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人的生活和文化背景。
1.
【柘】
柘树 。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灰褐色,有长刺,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小,排列成头状花序,果实球形。叶子可以喂蚕,木材中心为黄色,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
唐教坊舞曲《柘枝舞》的省称。
【引证】
《警世通言》-柘因零落难重舞,莲为单开不并头。
【组词】
柘袖、 柘舞、 柘枝花帽
2.
【弓】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弓,兵也,所以发矢。 、 《正字通》-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 、 《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 、 汉·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唐·杜甫《兵车行》-行人弓箭各在腰。 、 毛泽东《沁园春·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组词】
弓手、 弓壶、 弓号、 弓剑、 弓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