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2:2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2:21:55
词汇“壤界”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壤界”字面意思是指土地的边界或界限。其中,“壤”指的是土壤、土地,而“界”则是指界限、边界。因此,“壤界”可以理解为土地的分界线或边界。
由于“壤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壤界”来描述领土的边界,但在现代语境中,更常用的是“边界”、“界限”等词汇。
“壤界”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对土地边界的描述。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边界”、“界限”等词汇,因此“壤界”的使用逐渐减少。
在古代,土地的边界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壤界”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在现代社会,由于国际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土地边界的概念更加精确和复杂。
由于“壤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然而,对于研究历史或地理的人来说,它可能唤起对古代土地划分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会使用“壤界”这个词汇。它更多出现在学术研究或历史文献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壤界”用于描述一个古老王国的边界,增添一种历史和神秘的氛围。
由于“壤界”与土地边界相关,可以联想到地图上的边界线,或者是自然景观中明显的分界线,如河流、山脉等。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土地边界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相似。例如,英语中可能会使用“boundary”或“border”。
“壤界”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主要意义在于描述土地的边界。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历史和地理研究中仍有一定的价值。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知识,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并不实用。
1.
【壤】
(形声。从土,襄(xiāng)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
土壤。
【引证】
《说文》-壤,柔土也。 、 《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坚。-凡穿地四尺,为壤五尺,为坚三尺。 、 《书·禹贡》-厥土惟白壤。 、 《论衡·率性》-深耕细锄,厚加粪壤。
【组词】
壤坟、 壤芥、 沃壤
2.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