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0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00:51
词汇“栈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栈路”这一词汇的分析:
“栈路”字面意思是指栈道上的路。栈道是一种古代的交通设施,通常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或搭建的狭窄通道,用于连接难以通行的地形。因此,“栈路”指的是这些栈道上的路径。
在文学作品中,“栈路”可能被用来形容艰难险阻的旅途,或者比喻人生道路的坎坷。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可能只在特定的历史或地理讨论中出现。
“栈”字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一种储存货物的地方,后来也指搭建在山间的通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栈路”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更通俗的表达所替代。
在古代,栈道是重要的交通设施,尤其是在四川等山区。栈路的建设和维护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是古代交通文化的一部分。
提到“栈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商旅的艰辛、探险者的勇气以及自然风光的壮丽。这个词汇可能唤起一种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感。
由于“栈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阅读历史书籍或旅游时,可能会遇到与栈道相关的描述。
在创作中,可以将“栈路”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人生中的挑战和困难,或者作为背景,描绘一个古代商队的冒险故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栈道蜿蜒在山间的景象,给人一种险峻而美丽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山间的风声、水声,以及行走在栈道上的人们的脚步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栈路”的词汇,但类似的交通设施和概念在世界各地都有存在,如古罗马的“卡拉卡拉大道”等。
“栈路”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了*古代交通文化的历史信息,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
1.
【栈】
(形声。从木,戔(jiān)声。本义:牲口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栅者,竖编之,棚者,横编之。-栈,棚也。 、 《战国策·齐策》-埋之马栈之下。 、 《管子·小问》-马栈最难。 、 《庄子·马蹄》。崔注:“木棚也。”-编之以皁栈。 、 颜延之《赭白马赋》-毙于内栈。 、 《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 《汉书》-四墙其社,覆上栈下,示不得通。
【组词】
皂栈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