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5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54:38
“横倒竖歪”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摆放得不整齐、不规则,或者状态不稳定、不正常。字面意思是指东西横着倒下,竖着歪斜,形象地描述了混乱无序的状态。
“横倒竖歪”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横倒”和“竖歪”两个词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事物的状态。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古籍中就有类似的表述。
在**文化中,整齐有序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横倒竖歪”常常带有贬义,暗示着无序和混乱。在社会生活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注重秩序和规范的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不安和混乱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灾难后的场景或是无序的生活状态。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人们对秩序和稳定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过家里玩具乱放的情况,提醒孩子们要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保持房间的整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横倒竖歪,像是迷失的孩子,寻找着归家的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片废墟中,建筑物的残骸横倒竖歪,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象征着混乱和无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disarray”或“in a mes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混乱和无序的概念。
“横倒竖歪”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能够准确地描述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3.
【竖】
纵。与“横”相反。
【引证】
南朝·梁简文帝《明月山铭》-緅色斜临,霞文横竖。
【组词】
竖井
童仆。
【引证】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组词】
竖人
4.
【歪】
扭伤。
【引证】
《红楼梦》-被石头绊了一下,歪了腿。
【组词】
歪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