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5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50:36
词汇“檀桓”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分析,“檀”通常指檀香木,一种香气浓郁的树木,常用于制作香料或家具;“桓”则有树桩、柱子的意思,也有固定、稳定的含义。结合起来,“檀桓”可能指的是用檀香木制成的柱子或桩,也可能引申为稳固、坚实的事物。
1.
【檀】
(形声。从木,亶(dǎn)声。本义:木名。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榆科的青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檀,檀木也。 、 《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
【组词】
檀车、 檀板、 檀柘、 檀桐、 檀槽
2.
【桓】
(形声。从木,亘(xuān)声。本义:表柱。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同本义,后也泛指寺、墓、桥梁等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引证】
《说文》-桓,亭邮表也。 、 《礼记·檀弓》。注:“四植谓之桓。”-三家视桓楹。 、 《周礼·大宗伯》。注:“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公执桓圭。
【组词】
桓楹、 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