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2:16
泽惠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泽”和“惠”。其中,“泽”通常指水聚集的地方,引申为恩泽、润泽;“惠”则指恩惠、好处。因此,“泽惠”字面意思是指像水一样润泽的恩惠,通常用来形容给予他人的好处或恩惠。
在文学作品中,“泽惠”常用来形容君主或上位者对臣民的恩泽,如“**的泽惠遍及四方”。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表达中,它能够传达一种深远的、广泛的恩惠。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中,“泽惠”可能用来分析政策或领导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同义词:恩泽、恩惠、恩典、好处 反义词:祸害、灾害、损害、伤害
同义词中,“恩泽”和“泽惠”在意义上非常接近,都强调了广泛和深远的好处。反义词则强调了负面或有害的影响。
“泽”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水泽,后引申为恩泽。“惠”字则有给予好处的意思。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泽惠”这个词汇,强调了广泛和深远的恩惠。
在**传统文化中,“泽惠”常与君主的仁政相联系,强调领导者对民众的关怀和恩惠。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广泛好处,如政策、教育或慈善活动。
“泽惠”这个词给人以温暖和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广泛的好
1.
【泽】
(形声。从水。睪(yì)声。本义::光泽,润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泽,光润也。 、 《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 、 《礼记·少仪》-泽剑首。 、 《考工记·慌氏》-实诸泽器。 、 《荀子·礼论》-顺非而泽。 、 《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 、 《素问·经络论》-热多则淖泽。 、 《素问·玉机真藏论》-色沃不泽。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色泽莹润。 、 宋·沈括《梦溪笔谈》-根色鲜泽。 、 王安石《太古》-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
【组词】
泽雨、 泽器、 色泽
2.
【惠】
(会意。从心,从叀(zhuān)。本义:仁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惠,仁也。 、 《周书·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 、 《孟子》-分人以财谓之惠。 、 《贾子道术》-心省恤人谓之惠。 、 《资治通鉴》-孙讨虏聪明仁惠。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论语·公冶长》-其养民也惠。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彭有守多惠政。
【组词】
惠声、 惠育、 惠化、 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