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0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03:45
词汇“式望”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式”通常指形式、样式或者某种特定的模式,而“望”则有期望、希望或者远望的意思。将两者结合,“式望”可能指的是对某种形式或样式的期望或希望。
由于“式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们只能根据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它可能指的是对某种特定形式或样式的期待或希望,或者是对某种理想状态的追求。
由于“式望”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创造性地使用,表达对某种理想形式的追求。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式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式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式”和“望”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下的表达。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式望”可能被用来表达对某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尤其是在强调形式和样式的领域,如艺术、设计等。
“式望”可能带给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对理想形式的追求。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由于“式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式望”用于表达对某种理想形式的追求,例如:
由于“式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带来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如果要在视觉上表现“式望”,可以考虑描绘一个人仰望星空或远方的画面,表达对理想形式的追求。
由于“式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式望”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使用场景非常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能不是一个重要的词汇,但在特定语境下,它可以用来表达对某种理想形式的追求。在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时,需要注意其特定的语境和含义。
1.
【式】
(形声。从工,弋(yì)声。工有“矩”的意思。本义:法度;规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式,法也。 、 《周书·谥法》-式,法也。 、 《诗·大雅·下武》。传:“法也。”-下士之式。 、 《周礼·篔人》。注:“谓筮制作法式也。”-三曰筮式。 、 《周礼·典妇功》-掌妇式之法。 、 《周礼·太宰》。注:“谓用财之节度。”-九式。
【组词】
式度、 式则
2.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