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4:08
“二把手”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个组织或团队中,地位仅次于最高领导人的第二号人物。基本含义是指在权力或职责上处于第二位的人,通常负责协助或代理最高领导人处理事务。
在不同的语境下,“二把手”的使用有所不同:
“二把手”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二”和“把手”组成,“把手”原指握手的地方,引申为掌握权力的人。在历史演变中,这个词逐渐固定用来指代在权力结构中处于第二位的人。
在**的政治文化中,“二把手”通常指代国家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位,这些职位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企业文化中,二把手也常常是公司战略执行的关键人物。
“二把手”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次要或辅助的情感色彩,但在实际应用中,二把手往往是组织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其能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在团队或项目中担任二把手角色的同事,他们的支持和协调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诗歌中,可以将“二把手”比喻为月亮,虽然不如太阳耀眼,但在夜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光明。
在视觉上,“二把手”可能让人联想到组织结构图中的第二层级,而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会议中次要发言者的声音。
在英语中,“二把手”可以对应为“second-in-command”或“deputy”,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这个概念的表达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二把手”这个词汇在描述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反映了语言的精确性,也揭示了社会和文化的权力动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理解复杂的组织关系。
1.
【二】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引证】
《说文》-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 、 《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因二以济民行。 、 《论语·公冶长》-赐也闻一以知二。 、 《韩非子·五蠹》-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组词】
二加四得六、 二府、 二太爷、 总数为二、 二形、 二难、 二仪、 二纪、 二氏、 二军、 二南、 二星、 二天
2.
【把】
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
【引证】
《礼记·曲礼上》。注:“弣把中。”释文:“把,手执处也。”-左手承弣。 、 《文选·潘岳·射雉赋》-戾翳旋把。
【组词】
茶壶把儿;印把子
植物上支持着一个或多个叶片、花朵或果实的部分。
【引证】
《淮南子·缪称》-无把之枝。
【组词】
花把儿;梨把儿
3.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