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核武器

核武器

时间: 2025-05-02 02:42:14

核武器

基础信息

  • 词语 核武器
  • 繁体核武器
  • 拼音

【核武器】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2:14

基本定义

核武器:核武器是指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这类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等。

语境分析

  •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核武器常被用作象征,代表毁灭、恐惧或人类文明的脆弱性。
  •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核武器可能被提及,通常与国际政治、战争威胁或和平谈判相关。
  • 专业领域:在军事、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核武器是一个核心议题,涉及战略威慑、核不扩散和裁军等。

示例句子

  1. 在冷战期间,核武器的威胁笼罩着整个世界。
  2. 国际社会正在努力推动核武器的全面禁止。
  3. 科学家们警告,核武器的使用将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原子武器、核弹、核装置
  • 反义词:常规武器(如步枪、坦克等)

词源与演变

  • 词源:“核武器”一词源于“核”(nuclear)和“武器”(weapon),其中“nuclear”源自拉丁语“nucleus”(核心)。
  • 演变:自1945年首次使用核武器以来,其技术和社会影响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军事应用扩展到国际政治和全球安全议题。

文化与社会背景

  • 意义和影响:核武器在20世纪中叶成为全球政治的焦点,对国际关系、军事战略和全球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
  • 文化象征:在流行文化中,核武器常被用作末日场景的象征,如电影《终结者》和《后天》。

情感与联想

  • 情感反应:核武器常引发恐惧、不安和担忧,因其潜在的毁灭性。
  • 联想:联想到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冷战时期的核对峙和核冬天理论。

个人应用

  • 经历或故事:在历史课上学*到核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激发了对和平与裁军的兴趣。

创造性使用

  • 诗歌
    在核阴影下,世界颤抖,
    原子的怒吼,无声的恐惧。
    和平的祈祷,跨越时空,
    愿核武器,永远沉睡。

视觉与听觉联想

  • 视觉:联想到核爆炸的蘑菇云图片,以及核设施的冷战时期照片。
  • 听觉:想象核爆炸的轰鸣声和警报器的尖锐声。

跨文化比较

  • 不同语言:在不同语言中,如俄语的“ядерное оружие”和日语的“核兵器”,都指代同样的概念。
  • 使用情况:在不同文化中,核武器的话题都与全球安全和国际政治紧密相关。

反思与总结

  • 理解:核武器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武器之一,其存在和潜在使用对全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核武器”这一词汇,有助于深入探讨国际关系和全球安全议题。

【核武器】的相关字

1. 【核】

2.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3.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

相关问答

相关查询

累世通家 累世通好 累世 累七 紫鹿 紫鸾 紫鳖 紫髯如戟 紫髐 紫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绪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小异大同 六盘山脉 飠字旁的字 巾帼奇才 爿字旁的字 通廊 气字旁的字 鱼目混珎 一家子 拾括 胆小怕事 得寿 燎发摧枯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