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2:1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2:16:00
甄奇录异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甄、奇、录、异。字面意思是通过甄别来记录和收集奇特、不同寻常的事物或人才。基本含义是指精心挑选和记录那些与众不同、有特殊才能或特点的人或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甄奇录异 常用来形容作者或人物对独特事物的关注和记录,如古代文人记录奇闻异事、珍奇动植物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民俗学、生物学等,它可能用来描述对特殊案例或现象的研究和记录。
同义词:搜奇选妙、搜奇抉怪、搜奇访异 反义词:平凡无奇、司空见惯
同义词在表达上强调了寻找和选择的过程,而反义词则强调了普通和平凡的特性。
甄奇录异 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对文献和人才的整理和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献记录,也包括了对各种特殊现象和人才的发现和记录。
在文化中,甄奇录异** 体现了对独特性和创新性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于发现和记录新奇事物的兴趣和追求。
这个词汇给人以探索和发现的积极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独特事物的欣赏。
在日常生活中,甄奇录异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喜欢收集稀有物品或对特殊人才有独到见解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甄奇录异心,探秘寻幽径。世间万象中,独爱此一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学者在古老的图书馆中翻阅着珍奇的古籍;结合音乐,可以是一首充满神秘和探索感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ollecting curiosities" 或 "documenting the extraordinary",但这些表达没有甄奇录异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
甄奇录异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行为,也体现了一种文化和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甄】
(形声。从瓦。从“瓦”与陶器有关。本义:制做陶器的转轮)。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董仲舒传》-如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 、 晋·潘尼《释奠颂》-若金受范,若埴(陶土)在甄。 、 《后汉书》-甄陶品类。
2.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3. 【録】
4.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