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6:17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这是一个地理名称,指的是位于***自治区的一个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是蒙古语,意为“三个井”,可能指的是该地区曾经有三个重要的水源。这个沙漠是**的第二大沙漠,仅次于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文学中,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可能被用来描绘荒凉、孤独或坚韧不拔的意象。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简单地用作地理知识的一部分。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环境科学,它可能被用来讨论沙漠化、生态系统或气候变化。
同义词:戈壁、荒漠、沙海 反义词:绿洲、森林、湖泊
"古尔班通古特"源自蒙古语,反映了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历史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汉语中被广泛接受并使用。
在文化中,沙漠往往象征着挑战和考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作为的一部分,也承载着该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无垠、寂静无声的景象,带来一种既敬畏又好奇的情感。
个人可能在与**相关的旅行或研究中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对其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古尔班通古特的沙海中,每一粒沙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结合沙漠的图片和风声,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荒凉和壮美。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直接使用“Gurbantunggut Desert”来指代这个地理实体。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作为一个地理词汇,不仅提供了具体的地理信息,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2. 【尔】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同本义。
3.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引证】
《说文》-班,分瑞玉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组词】
班瑞
4. 【通】
5.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6.
【特】
(形声。从牛,寺声。本义:雄性的牛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特,朴特,牛父也。 、 《周礼·夏官·校人》-凡马,特居四之一。 、 《玉篇》-特,牡牛也。
【组词】
特处士、 特牛
7. 【沙】
8.
【漠】
(形声。从水,莫声。本义:沙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漠,北方流沙也。 、 《楚辞·疾世》-逾陇堆兮渡漠。 、 唐·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组词】
漠北,漠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北)的地区、 漠野
淡泊,恬淡,即不追求名利。
【引证】
《庄子·知北游》-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