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21:5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21:50:49
桑弓:字面意思是由桑木制成的弓。桑木因其轻巧而坚韧的特性,常被用来制作弓箭。因此,“桑弓”一词通常指代用桑木制作的弓,这种弓在古代**常用于狩猎和战争。
在文学作品中,“桑弓”可能象征着力量、勇气或战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较少使用,除非在讨论古代兵器或历史话题时。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桑弓”可能被用来具体指代某一时期的特定类型的弓。
同义词:桑木弓、桑树弓 反义词:铁弓、钢弓(这些材料制成的弓更重,通常用于更现代的战争)
“桑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桑木因其特性被选为制作弓的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但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桑木与蚕丝产业有关,因为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因此,桑木在农业和手工业中都有重要地位。桑弓的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和狩猎活动。
“桑弓”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战士和他们的英勇事迹,带来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它也可能唤起对古代工艺和材料的敬意。
在参观一个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一把古老的桑弓,这让我对古代战士的生活和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桑弓”比喻为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无数的战斗和变迁:
桑弓静挂,岁月无声, 见证了铁马金戈的往昔。 每一道刻痕,都是历史的低语, 诉说着不朽的传奇。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战士手持桑弓,站在山巅,风声呼啸,弓弦紧绷,准备射出致命一箭。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紧张的背景音乐,增强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也有使用桑木制作弓的传统,称为“和弓”。这种弓在设计上可能与**的桑弓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桑木在弓箭制作中的重要性。
“桑弓”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的武器,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重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桑】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引证】
《说文》-桑,蚕所食叶木。 、 《贾子胎教》-桑者,中央之本也。 、 《礼记·内则》-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 《易·否》-系子包桑。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桑。 、 《穆天子传》-天子命桑。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组词】
桑麻、 桑土、 桑户、 桑里、 桑濮、 桑中、 桑落、 桑中之约、 桑中之奔、 桑间月下
2.
【弓】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弓,兵也,所以发矢。 、 《正字通》-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 、 《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 、 汉·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唐·杜甫《兵车行》-行人弓箭各在腰。 、 毛泽东《沁园春·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组词】
弓手、 弓壶、 弓号、 弓剑、 弓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