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6:32
密树:字面意思是指树冠茂密、枝叶繁盛的树木。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那些树叶密集、难以透视的树木,常用来形容森林或园林中树木的茂密程度。
“密树”一词由“密”和“树”两个字组成。“密”字古汉语中意为紧密、密集,“树”字则指树木。在古代文献中,“密树”一词并不常见,更多是现代汉语中用来形容树木茂密的词汇。
在**文化中,密树常与自然、隐逸、避世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如古代文人常以密树为背景,表达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密树”给人以幽静、深邃的情感联想,常让人联想到探险、神秘或避世的场景。
在个人经历中,密树可能与童年记忆中的森林探险、夏日避暑等活动相关联。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密树深处,蝉鸣如织,岁月静好,唯我独行。”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nse forest”或“thick woods”,用法相似,但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密树”作为一个描述自然景观的词汇,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承载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和想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密】
(形声。从山,宓(mì)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引证】
《说文》-密,山如堂者。 、 《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
2.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