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7:08
侦讯: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问或调查,以获取信息或证据。它涉及法律程序中的审讯环节,目的是为了查明案件真相。
侦讯一词源自汉语,其中“侦”意味着侦查或探查,“讯”意味着询问或审问。在古代,侦讯可能更多地指军事或政治上的秘密调查,而现代则主要用于法律和执法领域。
在法律文化中,侦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体现了法律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在社会背景中,侦讯也反映了公众对正义和真相的追求。
侦讯往往给人以紧张和严肃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法律和正义的实现。它也可能引发对权力和权利平衡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侦讯可能不常遇到,但在观看法律题材的电视剧或电影时,可能会对侦讯场景有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侦讯可以被比喻为心灵的探索:
在心灵的迷宫中,我进行着无声的侦讯, 寻找那些被遗忘的真相,和隐藏的自我。
侦讯可能让人联想到昏暗的审讯室,严肃的警察和紧张的嫌疑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审讯时的沉默和偶尔的提问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interrogation”或“questioning”,德语中的“Vernehmung”,都与侦讯有相似的含义,但具体的使用和法律程序可能有所不同。
侦讯作为一个法律术语,对我来说是一个严肃和正式的概念。它在法律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到法律程序的核心——查明真相和维护正义。通过深入了解侦讯,我更加意识到法律程序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1.
【侦】
(形声。从人,贞声。本义:探伺,暗中察看)。
同本义。
【引证】
《字汇》-外令兄弟求其纤过,内使御者侦伺得失。
【组词】
侦知、 侦伺、 侦者
2.
【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询。汉宣帝名询。-讯,问也。 、 《诗·小雅·正月》。传:“问也。”-讯之占梦。 、 《礼记·学记》。注:“或为訾,按,訾犹咨也。”-多其讯。 、 《左传·文公十二年》。注:“通问之官。”-执讯而与之书。 、 《公羊传·僖公十年》。注:“上问下曰讯。”-君尝讯臣矣。 、 《礼记·王制》-以讯首或告。 、 《汉书·张汤传》。注:“考问也。”-讯鞫论报。 、 《汉书·邹阳传》。注:“谓鞠问也。”-卒从吏讯。 、 《国语·吴语》-乃讯申胥。 、 清·张廷玉《明史》-昼夜搒讯。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木讯者三人。
【组词】
讯定、 讯治、 讯责
询问;请教。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广问讯。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咸来问讯。 、 清·方苞《狱中杂记》-泛讯之。 、 《红楼梦》-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来告诉我。
【组词】
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