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9:56
词汇“删抹”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删除或擦去文字、图像或其他形式的内容。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删抹”字面意思是指删除或擦去,通常用于书面语中,表示从文本或记录中移除某些内容。
“删”字源自古代的竹简编辑过程,即削去不需要的部分;“抹”字则有擦去、涂抹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了“删抹”这一词汇,用以描述具体的删除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文字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因此“删抹”行为往往带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正式性,尤其是在涉及法律文件或重要文献时。
“删抹”这个词给人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失去内容的遗憾或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删抹”这个词,但在处理重要文件或进行文学创作时,这个词的精确性可能会被欣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删抹”来表达时间的流逝或记忆的消逝,如:“岁月如刀,删抹了青春的痕迹。”
视觉上,“删抹”可能让人联想到橡皮擦过纸张的痕迹;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删除键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rase”或“delete”,但它们在语境和用法上可能有所不同。
“删抹”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正式语境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和文学创作中,它的精确性和正式性使其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词汇。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
1.
【删】
(会意。从刀从册。册是简册,把若干竹简编穿在一起叫“册”。简册的内容有问题,就用刀除掉,所以从“刀”。本义:削除)。
削除;勾划掉。
【引证】
《说文》-删,剟也。 、 《三苍》-删,除也。 、 《声类》-删,定也。 、 《汉书·刑法志》注-删,刊也。 、 《汉书·丙吉传》注-删,削也。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组词】
增删、 删存、 删裁、 删弃、 删割、 删繁、 删抹
2.
【抹】
轻按。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
蒙住。
【引证】
《聊斋志异》-各以红绡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