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1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12:48
“囚人”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被关押在监狱中的人,通常是因为违反了法律或被判定有罪。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失去自由、受到法律制裁的人。
在文学中,“囚人”常常被用来象征受困的心灵或社会地位的束缚。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带有同情或批评的意味。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和犯罪学,“囚人”是一个精确的术语,用于描述监狱系统中的个体。
“囚人”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被关押的人。随着法律和社会制度的发展,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监狱中的犯人。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囚人”一词可能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在一些社会中,囚人可能被视为需要改造的对象,而在其他社会中,他们可能被视为受害者。
“囚人”一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悲伤、同情或恐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绝望和失去自由的痛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观过一个监狱博物馆,那里的展览让我对囚人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经历让我对监狱制度和囚人的权利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囚人”:
在铁窗之后,囚人的灵魂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每一页书,每一行字, 都是通往自由的钥匙。
图片中,囚人可能被描绘为坐在昏暗的牢房中,面带忧郁的表情。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大提琴声,传达出囚人的孤独和渴望。
在英语中,“prisoner”是“囚人”的对应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待囚人的态度和法律制度可能大相径庭,这影响了该词汇的使用和理解。
“囚人”一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也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象征意义的词汇。通过深入学习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社会和文化对个体自由的影响。
1.
【囚】
(会意。从人在囗(围)中。本义:拘禁、囚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囚,系也。 、 《尔雅》-囚,拘也。 、 《诗·鲁颂·泮水》-在泮献囚。 、 《史记·始皇纪》-斯率囚。 、 司马迁《报任安书》-韩非囚秦。 、 《韩非子·难四》-景公乃囚阳虎。 、 唐·李朝威《柳毅传》-泾水之囚之至矣。
【组词】
囚阱、 囚解、 被囚;囚奴、 囚拘、 囚桎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