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17:55
1.
【赳】
(形声。从走,丩(jiū)声。本义:威武雄壮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赳,轻劲有才力也。 、 《广雅》-赳,材也。 、 《诗·召南·兔罝》。传:“武貌。”-赳赳武夫。 、 《尔雅》-赳赳,武也。 、 《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申颈低卬也。”-沛艾赳嗅。 、 《女仙外史》-又一日赳然有阵大风,从东南来,刮得山谷震动。
2.
【赳】
(形声。从走,丩(jiū)声。本义:威武雄壮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赳,轻劲有才力也。 、 《广雅》-赳,材也。 、 《诗·召南·兔罝》。传:“武貌。”-赳赳武夫。 、 《尔雅》-赳赳,武也。 、 《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申颈低卬也。”-沛艾赳嗅。 、 《女仙外史》-又一日赳然有阵大风,从东南来,刮得山谷震动。
3.
【桓】
(形声。从木,亘(xuān)声。本义:表柱。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同本义,后也泛指寺、墓、桥梁等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引证】
《说文》-桓,亭邮表也。 、 《礼记·檀弓》。注:“四植谓之桓。”-三家视桓楹。 、 《周礼·大宗伯》。注:“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公执桓圭。
【组词】
桓楹、 桓表
4.
【桓】
(形声。从木,亘(xuān)声。本义:表柱。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同本义,后也泛指寺、墓、桥梁等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引证】
《说文》-桓,亭邮表也。 、 《礼记·檀弓》。注:“四植谓之桓。”-三家视桓楹。 、 《周礼·大宗伯》。注:“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公执桓圭。
【组词】
桓楹、 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