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2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8:48
扃闭(jiōng b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关闭、封闭。其中,“扃”指的是门闩或关闭的动作,“闭”则是关闭的意思。结合起来,“扃闭”描述的是将门或其他开口处关闭的动作或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扃闭”常用来形容深沉、神秘或不为人知的场景,如古老的城堡大门扃闭,象征着历史的封存或秘密的保守。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具体动作时,如“扃闭门窗”,则显得文雅而准确。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安全工程中,“扃闭”可能指具体的门锁或安全系统的设计和操作。
“扃”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指门闩,后来引申为关闭的动作。“闭”字则更早,源自甲骨文,意为关闭。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描述关闭动作的复合词“扃闭”。
在**传统文化中,“扃闭”常与保护、隐私和安全联系在一起。例如,古代的府邸或宫殿在夜间会扃闭大门,以示庄重和安全。
“扃闭”给人一种封闭、隔离的感觉,可能引发对隐私、安全或秘密的联想。在情感上,它可能带有一种神秘或压抑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扃闭”来形容在写作或思考时需要一个安静、封闭的环境,例如“扃闭书房,沉浸在创作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扃闭的心门,等待着春风的轻叩,解开封存的温柔。”
视觉上,“扃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扇厚重的木门缓缓关闭,发出沉闷的声响。听觉上,可能是门闩插入的声音,或是门扇合拢时的吱嘎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hut”或“close”,但“扃闭”因其文雅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在翻译时可能需要更细致的考虑。
“扃闭”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特定语境中,它能够精确地传达关闭和隔离的意味。在学*汉语时,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深入了解语言的细腻之处和文化的深层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1.
【扃】
(形声。从户,冋(jiǒng)声。本义:从外面关门的门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扃,外闭之关也。 、 《礼记·曲礼》-入户奉扃。 、 《庄子·胠箧》-固扃鐍。 、 《汉书·外戚传》-应门闭兮禁闼扃。 、 清·黄宗羲《原君》-固扃鐍。
【组词】
扃关、 扃鐍
2.
【闭】
(会意。从门,从才。“才”是用来闭门的东西。本义:关门,把门合闭起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闭,阖门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易·象传》-先王以至,日闭关。 、 《庄子·天运》-坚闭门而不出。 、 《左传·哀公十五年》-门已闭矣。 、 《礼记·中庸》-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
【组词】
闭扫、 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