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7:47
暖锋是指气象学中的一种天气现象,特指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时形成的锋面。暖锋通常伴随着云层增厚和降水,但降水量一般比冷锋要小。暖锋过境时,气温会逐渐升高,风向也会发生变化。
暖锋一词源于气象学,是由“暖”和“锋”两个字组合而成。在气象学的发展过程中,暖锋的概念逐渐被明确和细化,成为预测天气变化的重要工具。
在某些文化中,暖锋可能被视为季节变化的标志,与农业活动和节日庆典相关联。例如,在农业社会中,暖锋的到来可能意味着播种季节的开始。
暖锋往往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因为它预示着气温的升高和天气的改善。在情感上,暖锋可能与积极向上的情绪相关联。
在个人生活中,暖锋可能与特定的记忆或经历相关联。例如,某次旅行中遇到暖锋,带来了意外的好天气,成为美好的回忆。
在诗歌中,暖锋可以被用来象征希望和新生:
暖锋轻轻拂过大地, 带来了春的气息,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希望在每个角落绽放。
暖锋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柔和的微风和轻柔的雨声。在视觉上,暖锋可能与渐变的云层和绿色的田野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暖锋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暖锋被称为“warm front”。
暖锋作为一个气象学术语,不仅在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日常生活中和文化表达中扮演着角色。通过对暖锋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现象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
【暖】
(形声。从日,爰(yuán)声。“煗”,从火,耎(ruǎn)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煗、作暖。-煖,温也。 、 《国语·鲁语上》-海多大风,冬煗。 、 《汉书·系传上》-孔席不煗。 、 《礼记·王制》-七十非帛不煖。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 、 唐·杜牧《阿房宫赋》-歌台暖响。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
【组词】
暖谷、 暖阳阳、 暖景、 暖丝、 暖煦、 暖意、 暖炉、 暖霁
使温暖。
【引证】
李直夫《虎头牌》-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
【组词】
暖心话、 暖耳、 暖酒、 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2.
【锋】
(形声。从金,夆fēng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萧望之传》-底厉锋锷。
【组词】
锋端、 锋镝、 锋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