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9:56
擂鼓鸣锣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敲打鼓和锣,通常用来形容热闹、喧闹的场面。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敲击鼓和锣来制造声响,以吸引注意或表达喜庆、动员等情绪。
在文学作品中,擂鼓鸣锣 常用来形容节日的喜庆气氛或战争的紧张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任何喧闹或引人注目的场合。在专业领域,如音乐或戏剧,它可能指具体的表演技巧。
同义词: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喧闹 反义词:寂静无声、冷清、宁静
擂鼓鸣锣 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古代军事和民间庆典中的实际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描述喧闹场面的语境中。
在文化中,擂鼓鸣锣 常与节日庆典、婚礼、庙会等活动相关联,象征着喜庆和热闹。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常用来形容任何需要引起公众注意的。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热闹和欢快的情感反应。联想上,它让我想到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人群的欢声笑语。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擂鼓鸣锣 这个词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参加的庙会,那里总是擂鼓鸣锣,热闹非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擂鼓鸣锣,
喜庆的气息,弥漫在每个角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围着鼓和锣,欢快地敲打;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充满节奏感的鼓点和锣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beat the drums and clang the cymbals",虽然在具体词汇上有所不同,但表达的含义相似。
擂鼓鸣锣 这个词汇在描述热闹和喜庆的场合时非常生动和形象。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很有用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描述和表达方式。
1. 【擂】
2.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 、 《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镗。 、 《汉书·律历志上》-皮曰鼓。 、 《楚辞·屈原·国殇》-抱玉枪兮击鸣鼓。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阗王钟鼓之乐。
3.
【鸣】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鸣,鸟声也。 、 《管辂别传》-鸟兽之音曰鸣。 、 《易·中孚》-鸣鹤在阴。 、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 、 《诗·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 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
4.
【锣】
带卷边的青铜圆盘 ,通常用槌子击打就发出柔和而洪亮、能传得很远的声音。
【引证】
《广东军务记》-鸣锣聚众。
又。
【引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