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4:42
指当面欺诳,心怀毁谤。
又以不得一品,面谩腹诽,无大臣礼。
1.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2.
【谩】
毁谤;谩骂。
【引证】
《荀子·非相》-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 、 《汉书·两龚传》-媠谩亡状。
莫,不要。
【引证】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谩叹息,谩悒怏。
【组词】
谩言、 谩道、 谩且
3.
【腹】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fú)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腹,厚也。 、 《易·说卦传》-坤为腹。 、 《易·明夷》-入于左腹。 、 《素问·评热病论》-腹者至阴之所居。 、 《释名》-自脐以下曰水腹。 、 晁错《论贵粟疏》-腹饥不得食。
【组词】
腹痛、 腹肠、 腹围、 腹如垂瓠、 腹便便
4.
【诽】
(形声。从言,非声。本义:背地议论,指责他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放言曰谤,微言曰诽、曰讥。”-诽,谤也。 、 《墨子经上》-诽,明恶也。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