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6:37
怀疴(huái kē)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怀有疾病或身体不适。其中,“怀”表示怀有、持有,“疴”指疾病、病痛。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某人身体不适或患有某种疾病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怀疴”常用来形容人物的病态或病中的心情,增添一种忧郁或沉重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通俗的表达,如“生病”、“不舒服”等。在专业医学领域,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一些正式的文献或报告中,用以描述患者的病情。
同义词:
反义词:
“怀疴”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其中“疴”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疾病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或正式场合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疾病往往被视为不祥之兆,因此“怀疴”这个词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在社会交往中,提及某人“怀疴”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或不吉利。
提到“怀疴”,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沉重和无奈的情感。它让人想到病床上的孤独和病痛的折磨,以及对健康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位亲人怀疴多年,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疾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这个词汇让我想起了那些艰难的日子和对健康的珍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怀疴”:
怀疴之人,夜不能寐,
病榻之上,思绪纷飞。
视觉上,“怀疴”让我联想到苍白的脸色、虚弱的身体和医院的白色床单。听觉上,可能是病房中医疗器械的滴滴声和病人的呻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 ill”或“suffer from an illness”,但这些表达相对直接,没有“怀疴”那种含蓄和文学色彩。
“怀疴”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蕴含的情感和文学色彩使其在特定语境中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细腻度和深度。
1.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
2.
【疴】
(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可声。本义:疾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疴,病也。 、 《洪范·五行传》-时即有口疴。
【组词】
疴疾、 疴痒、 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