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2:14
气岸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从字面上理解,“气”可以指气质、气度,而“岸”通常指河岸、海岸等,引申为坚定、不动摇的状态。结合起来,“气岸”可能指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气质或态度。
由于“气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尤其是在描述一个人坚定、不动摇的性格特征时。
由于“气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非常有限。它可能是由“气”和“岸”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一种坚定不移的状态。
在**文化中,坚定不移的品质被广泛推崇。因此,“气岸”这个词汇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坚定性格的人。
“气岸”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坚定、不动摇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立场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使用“气岸”这个词汇的情况。它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特定的语境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气岸如山岳,
坚定不移,屹立不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海边,面对汹涌的海浪,依然坚定不移,这种形象可以很好地体现“气岸”的含义。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steadfastness”或“resoluteness”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气岸”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传达了一种坚定不移的品质,这种品质在任何文化和社会中都是值得推崇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岸】
(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hǎn,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同本义。
【引证】
《诗·卫风·氓》-淇则有岸。 、 《荀子·宥坐》-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 、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