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1:55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是一句**传统的谚语,字面意思是珍惜衣物的人会有衣物穿,珍惜食物的人会有食物吃。这句话的基本含义是强调节俭和珍惜资源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珍惜现有的资源,可以确保这些资源的持续供应。
在文学作品中,这句话常被用来传达节俭和珍惜的主题,如在古代诗词或现代小说中。在口语中,这句话可能被用来教育孩子或提醒他人珍惜资源。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环境科学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讨论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同义词:节俭、珍惜、节约、俭省 反义词:浪费、奢侈、挥霍、滥用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强调资源的处理方式上有所不同,同义词强调珍惜和节约,而反义词则强调过度消费和不珍惜。
这句话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节俭文化,特别是在农业社会中,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节俭成为一种必要的生活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被广泛传播并成为教育后代的重要格言。
在**文化中,节俭被视为一种美德,这与农业社会的资源有限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关。这句话在社会背景中强调了个人行为对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鼓励人们通过节俭来保护资源。
这句话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的,它让我联想到节俭和珍惜资源的重要性。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了我对消费和资源使用的态度,使我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和朋友珍惜资源。例如,在购物时,我会考虑物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而不是盲目追求时尚或品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节俭之心,永续之石。
珍惜点滴,汇聚成河,
绿色生活,共筑未来。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描绘人们在田间劳作的画面,强调勤劳和节俭。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首轻柔的民谣,歌词中反复强调珍惜和节俭的主题。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谚语或格言也存在,如英语中的“Waste not, want not”(不浪费,不匮乏),强调的也是节俭和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惜衣有衣,惜食有食”,我更加理解了节俭和珍惜资源的重要性。这句话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对未来负责的行为方式。在个人层面,它提醒我要有意识地管理资源,减少浪费,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怎么说福不可享尽?常言道:‘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1.
【惜】
(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惜,痛也。 、 《楚辞·惜誓序》-惜者,哀也。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为陛下惜之。 、 宋·苏洵《六国论》-惜其用武不终。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岁月为可惜。
【组词】
可惜、 痛惜、 惜伤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有】
4.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5.
【惜】
(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惜,痛也。 、 《楚辞·惜誓序》-惜者,哀也。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为陛下惜之。 、 宋·苏洵《六国论》-惜其用武不终。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岁月为可惜。
【组词】
可惜、 痛惜、 惜伤
6.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7. 【有】
8.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