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2:10
“田舍娘”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农村的姑娘。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来自农村、教育程度不高、举止不够文雅的女性。
在文学作品中,“田舍娘”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特定的角色形象,强调其出身和背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举止不够得体或不符合城市人的标准。在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社会阶层或城乡差异时。
“田舍娘”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田舍”指的是农村的房屋,而“娘”则是对年轻女性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并带有了一定的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的色彩。
在**社会中,城乡差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田舍娘”这个词汇反映了城市人对农村人的一些刻板印象,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不同阶层女性的不同期待和评价。
对于一些人来说,“田舍娘”可能唤起对农村生活的怀旧情感,对朴实无华生活的向往。然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个词汇可能带有歧视和偏见的意味,引发不适和反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来自农村的女性,她们可能因为出身而被贴上“田舍娘”的标签,但实际上她们可能拥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和才能。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田舍娘,手握锄头, 晨曦中,耕耘希望。 虽无华服,心自芳, 乡间曲,唱响希望。”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穿着朴素衣裳的农村姑娘,在田间劳作,阳光洒在她勤劳的身影上。这样的画面可能伴随着一些乡村音乐,如笛声或简单的吉他旋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朴实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词汇,用来形容来自农村的女性,如英语中的“country girl”,但这些词汇的贬义色彩可能不如“田舍娘”强烈。
“田舍娘”这个词汇反映了社会对农村女性的某些偏见和刻板印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们应该意识到词汇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含义,避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语言,尊重每个人的背景和身份。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维度。
1.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
2.
【舍】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舍,市居曰舍。 、 《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天子赐舍。 、 《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 、 《孟子·离娄上》-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组词】
旅舍、 舍馆、 舍长
3.
【娘】
(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同本义。
【引证】
古乐府《子夜歌》-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
【组词】
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 娘们、 娘娘庙、 娘子关、 新娘;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