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1:08
词汇“利趾”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利趾”字面意思是指脚趾锋利或有利的脚趾。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可能在一些特定的语境或古文中出现。
由于“利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动物或神话生物的脚趾锋利,具有攻击性或特殊功能。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利趾”由“利”和“趾”两个字组成。“利”通常指锋利、有益,而“趾”指脚趾。这个词汇可能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
在古代文化中,人们可能会用“利趾”来形容某些神话生物或特殊动物的特征,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词汇几乎没有实际应用。
由于“利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某种强大或神秘的生物。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利趾”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神话故事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利趾”用于描述一个具有特殊能力的角色,比如一个能够在峭壁上自由行走的神秘生物。
由于“利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它可能让人想象到某种动物在岩石上行走的声音和景象。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利趾”的词汇。这个词汇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只在特定的文学或神话语境中出现。
“利趾”是一个不常用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非常有限。在学习这个词汇时,我们可以了解到它在古代文献或特定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情况,但在日常交流和现代写作中,很少有机会使用这个词汇。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词汇的常用性和适用性。
1.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2.
【趾】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
同本义。
【引证】
《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 《易·贲卦》-贲其趾。 、 《易·噬嗑卦》-屦校灭趾。 、 《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 、 《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 、 左思《吴都赋》。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足趾之所不蹈。
【组词】
趾股、 趾踵、 趾踵相接、 趾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