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4:25
洗雪逋负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洗、雪、逋、负。字面意思是通过洗涤和雪的洁白来消除或纠正过去的错误或债务。基本含义是指彻底纠正过去的错误或偿还旧债,使其得到彻底的解决或清除。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集体通过努力纠正过去的错误,恢复名誉或清白。在口语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法律文件中,可能会用来描述债务的清偿或错误的纠正。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财务,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债务的彻底偿还。
同义词:昭雪、平反、洗冤、洗清 反义词:蒙冤、背负、积怨、积债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着纠正错误或债务的主题。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债务和名誉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逐渐固定在正式和文学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名誉和清白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洗雪逋负这个成语在强调个人或集体通过努力恢复名誉和清白的过程中,体现了这些文化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克服困难,恢复名誉的情景。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最终实现目标。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自己或他人在面对误解或困难时,通过努力和坚持来纠正错误,恢复名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洗雪逋负,终见天日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雪地中,象征着通过纯洁的雪来洗去过去的污点。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清新、节奏明快的曲子,象征着洗去旧债,迎来新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lear one's name" 或 "repay one's debts",虽然不如洗雪逋负那样富有诗意和历史深度,但也表达了类似的概念。
洗雪逋负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上富有美感,而且在文化和情感上都有深刻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误解时,应该坚持不懈,通过努力来纠正错误,恢复名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1.
【洗】
洗脚。
【引证】
《说文》-洗,洒足也。
姓。同“冼”。
2.
【雪】
(会意。从雨,从彗,彗(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 、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 《诗·曹风·蜉虫游》-麻衣如雪。 、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 杜甫《北征》诗-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组词】
雪案萤窗、 雪里鸿、 雪浪纸
3.
【逋】
(形声。从辵(chuò),甫声。逋的原始意义是奴隶逃亡。本义:逃亡,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逋,亡也。 、 《书·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 、 《书·大诰》-于伐殷逋播臣。 、 《书·武臣》-为天下逋逃主。 、 《左传·僖公十五年》-六年其逋。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狼失声而逋。
【组词】
逋臣、 逋逃薮、 逋客
4.
【负】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 、 《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 汉·贾谊《治安策》-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守自负年德,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