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21:39
护心镜: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用于保护心脏部位的防护装备,通常是指古代战士在战斗中所佩戴的一种金属制胸甲,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少心脏受到攻击时的伤害。
“护心镜”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是指实际的金属胸甲。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现在也可以用来比喻心理上的保护或防御。
在古代**,护心镜是战士身份的象征,也是军事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战争和生存的深刻理解。
护心镜让人联想到勇气、保护和坚韧。它象征着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和决心。
在个人生活中,护心镜可以比喻为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实际的。
在诗歌中,可以将护心镜比喻为心灵的盾牌,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的伤害:
我的心,如护心镜般坚硬, 抵挡着世间的风雨和寒冷。
护心镜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块闪亮的金属,反射着光芒。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金属碰撞的声音,象征着战斗的激烈。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装备可能是胸甲(breastplate),在**和文学中,胸甲也常被用来比喻心灵的保护。
护心镜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有着实际的军事用途,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护】
(形声。从言,蒦(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同本义。
【引证】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吏护还之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吾欲护汝。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从我杀贼护家室。 、
【组词】
护队、 护藏、 护梁、 护镜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镜】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引证】
《玉篇》-镜,鉴也。 、 《说文》-镜,景也。 、 《大戴礼记·保傅》-明镜者可以察形也。 、 《汉书·谷永传》-以镜考己行。 、 《战国策·齐策》-窥镜而自视。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镜之新开。
【组词】
镜袱、 镜心、 镜月、 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