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6:59
“南贩北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南方贩卖,在北方经商”。这个成语形容商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不辞辛劳地在全国各地奔波做生意。它强调了商人的勤劳和商业活动的广泛性。
在文学作品中,“南贩北贾”常用来描绘商人的形象,如在《红楼梦》中,贾家的商业活动就涉及南北各地。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工作或生意四处奔波。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商业管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商业网络的广泛性和商人的流动性。
同义词:
反义词:
“南贩北贾”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古代商人的活动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用来形容商人的广泛商业活动。
在**传统文化中,商人虽然地位不高,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一直被人们所称赞。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商业活动的特点,也体现了人们对商人这一职业的复杂情感。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同情。敬佩商人的勤劳和冒险精神,同情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的辛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朋友,他为了家族的生意不得不常年在外奔波,很少有时间回家。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南贩北贾”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南贩北贾,风雨无阻,只为家中一盏灯。”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一幅描绘古代商人跋涉在山水间的画作。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市集的喧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raveling salesman”或“road warrior”,但这些表达没有“南贩北贾”那种跨越地域的广泛性和文化内涵。
“南贩北贾”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商人的活动,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商业特点。在现代,它仍然是一个生动的表达,用来形容那些为了工作或生意四处奔波的人。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传达了字面意义,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南贩北贾,与怨为市,利得自治。
1.
【南】
佛教用语
【组词】
南无
2.
【贩】
(形声。从贝,反声。本义:贱买而贵卖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贩,买贱卖贵也。 、 《周礼·司市》-贩夫贩妇。 、 《礼记·曲礼》-虽负贩者,必有尊也。
【组词】
菜贩;摊贩;贩商、 贩人
3.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万物负阴而抱阳。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 、 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北向。
【组词】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 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北里、 北阙、 北鄙、 北雍、 北邙乡女、 北津
败逃的军队。
【引证】
《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4.
【贾】
价格,价值。 同: 价
【引证】
《论语·子罕》-我待贾者也。 、 、 《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 、 晁错《论贵粟疏》-有者,半贾而卖。 、 《论衡·刺孟》-求食者皆多人所共得利之事,以作此鬻卖于市,得价以归,乃得食焉。 、 《汉书·宣帝纪》-而贾咸贵。 、 《汉书·杨朴传》-问君贾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