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5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52:10
另行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原有安排或计划之外,采取另外的行动或方式。基本含义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不按照常规或既定的方式行事,而是选择另一种途径或方法。
另行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另行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另”和“行”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另”表示另外的,“行”表示行动或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另行 常常与灵活性和适应性联系在一起。在面对变化或不确定性时,能够另行**处理问题被视为一种智慧和能力。
另行 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灵活的。它让我联想到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找到新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另行安排会议的情况,因为原定的时间与另一个重要**冲突。这种灵活调整的能力帮助我更好地管理时间和资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另行:
当风暴来临,我们不随波逐流,
而是**另行**开辟一条道路,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在困境中寻找希望。
另行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条分叉的道路,或者是在地图上重新规划的路线。在听觉上,它可能与重新安排日程的对话或会议中的讨论声音相关联。
在英语中,另行 可以对应为 "separately" 或 "to be arranged later"。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这个概念都强调了在特定情况下采取不同行动的重要性。
另行 这个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理解和表达在特定情况下采取不同行动的必要性。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词汇所蕴含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1.
【另】
分居,分开居住而各自谋生。
【引证】
《五音集韵》-另,分居也。
割开,分开。
【引证】
《五音集韵》-另,割开也。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