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2:42
词汇“搀言”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地区的用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已有的信息中进行一些推测和分析。
“搀言”可能指的是在别人说话时插话或打断,即在别人讲话时加入自己的意见或评论。这种行为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由于“搀言”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地区或社群。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表现某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或者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由于“搀言”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搀”(意为掺杂、加入)和“言”(意为说话、言论)组合而成的。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搀言可能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因为它打断了别人的发言。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被视为积极参与讨论的表现。
搀言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 annoyance(恼怒)或 impatience(不耐烦),因为它可能打断别人的思路或破坏讨论的连贯性。
由于“搀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喜欢插话的人,这时我们可以用“搀言”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在创作中,可以将“搀言”作为一个角色特点来描写,例如:“他总是忍不住在别人说话时搀言,这让他在团队中显得有些不合群。”
由于“搀言”主要是一个行为描述,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嘈杂的会议室或热闹的讨论场景,伴随着人们的声音和表情。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插话或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可能有不同的词汇来描述,但其背后的社交规则和文化含义可能相似。
尽管“搀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反映了语言中对于社交行为的描述和评价。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际交往中的各种行为。
1. 【搀】 (形声。从手,毚(chán)声。本义:扶,牵挽)。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