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7:50
“毛发悚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毛发因恐惧或寒冷而竖立起来。这个成语形容人极度恐惧或极度寒冷时的生理反应,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恐惧感非常强烈。
“毛发悚立”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人的生理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形容恐惧,也用于形容极度寒冷时的反应。
在**文化中,人们常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恐怖或紧张的情境,它反映了人们对恐惧感的普遍认知和表达方式。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黑暗、恐怖和不安全感。它能够唤起人们对未知和危险的恐惧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观看恐怖电影时体验到毛发悚立的感觉,那种紧张和恐惧的氛围让人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风声鹤唳,孤灯下,我毛发悚立,心中涌起无尽的恐惧。”
结合恐怖电影中的场景,如黑暗的森林、怪异的声响,可以更好地理解“毛发悚立”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ir standing on end”,也是形容极度恐惧时的生理反应。
“毛发悚立”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人的生理反应,也反映了人们对恐惧感的文化认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情境。
迄今思之,尚毛发悚立也。
1.
【毛】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 、 《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不获二毛。 、 《周礼·司仪》-王燕则诸侯毛。 、 《素问·欬论》-皮毛者,肺之合也。 、 《周礼·大司徒》-其动物宜毛物。 、 《周礼·校人》-毛马而颁之。 、 《诗·小雅·信南山》-以启其毛。 、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 、 《韩非子·五蠹》-胚不生毛。 、 《汉书·李广苏建传》-与旃毛并咽。 、 唐·李朝威《柳毅传》-大小毛角。 、 《资治通鉴·唐纪》-矢如猬毛。 、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组词】
毛女、 毛连、 刚毛、 毫毛、 毛笔、 毛羽、 毛戴、 毛脉、 毛悚、 毛蓬蓬、 毛楂楂、 毛发不爽、 毛耸
2.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3.
【悚】
(形声。从心,束声。本义:恐惧)。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悚,惧也。 、 汉·王符《潜夫论·慎微》-人君闻此,可以悚惧。
【组词】
悚怯、 悚愧、 悚栗、 悚骇、 悚异
4.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