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3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3:25
词汇“玄包”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意思,“玄”通常指深奥、神秘或难以理解的事物,而“包”则有包裹、包含的含义。将两者结合,“玄包”可能指的是一种深奥且包含内容的事物或概念。
由于“玄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神秘的宝物或知识;在口语中,可能被用来形容难以理解的事物。
由于“玄包”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某些文学作品或特定社群中创造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或社群中,“玄包”可能被用来象征知识、智慧或神秘力量。
“玄包”可能引发人们对未知和神秘的好奇心,也可能带来一种探索和发现的兴奋感。
由于“玄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讨论中会遇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玄包”来形容某种深奥的情感或思想:
由于“玄包”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不详。
“玄包”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深奥和神秘的含义可能在特定的文学或文化语境中有所体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1.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
2.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