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3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3:49
词汇“司傅”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主要在一些方言中使用,尤其是在广东话中较为常见。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司傅”进行分析:
“司傅”一词在广东话中通常指的是师傅,即对有技艺或专业技能的人的尊称。在普通话中,这个词并不常用,通常我们会直接使用“师傅”来表示同样的意思。
在文学作品中,如果作者想要营造一种地方特色或历史氛围,可能会使用“司傅”这个词。在口语中,尤其是在广东话使用者之间,这个词仍然被频繁使用。在专业领域,如手工艺、建筑、修理等行业,人们可能会尊称那些技艺高超的人为“司傅”。
同义词:师傅、工匠、技师 反义词:学徒、新手
“司傅”一词的来源较为古老,可能是从古代对官员的称呼中演变而来,后来逐渐用于指代有技艺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师傅”成为了更普遍的称呼,而“司傅”则更多地保留在一些方言中。
在**传统文化中,对技艺高超的人有着很高的尊重,因此“司傅”这样的称呼体现了对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虽然“师傅”更为常用,但“司傅”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中仍然保留着其独特的文化意义。
提到“司傅”,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传统手工艺、工匠精神和对技艺的传承。这个词带有一定的怀旧和尊敬的情感色彩。
由于“司傅”在普通话中不常用,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直接接触到这个词。但在一些特定的社交场合或方言环境中,可能会听到或使用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司傅”融入到一个关于传统技艺或工匠精神的故事中,以此来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提到“司傅”,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传统的工坊、工具和手工艺品,以及工匠们专注工作的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司傅”的词汇,但类似的尊称如“master”(英语)、“maestro”(意大利语)等,也体现了对技艺高超者的尊重。
“司傅”这个词虽然在普通话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对技艺和经验的尊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认知。
1.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引证】
《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 、 《广雅》-司,臣也。 、 《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司,主也。 、 《周礼·师氏》-司王朝。 、 《广雅》-司,主也。 、 《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曰司徒。 、 《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宋·苏轼《教战守》-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组词】
各司其事;司籍、 司掌、 司方、 司铎、 司衡、 司勋、 司卫
2.
【傅】
(形声。从人,尃(fū)声。本义:辅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与俌略同。-傅,相也。 、 《汉书·贾谊传》。师古曰:“傅,辅也。”-傅,傅之德义。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郑伯傅王。
【组词】
傅父、 傅御、 傅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