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0:55
词汇“尘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尘床”可以理解为“积满灰尘的床”,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长时间无人居住或打理,导致床上积满了灰尘。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个基本定义进行。
“尘床”字面意思是指床上积满了灰尘,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荒废或无人居住的状态。
由于“尘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被用来营造一种荒凉、孤寂或怀旧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比如描述一个废弃的房屋或长时间无人居住的房间。
由于“尘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尘”和“床”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来形容一种特定的状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尘床”可能被用来象征失去、遗忘或时间的流逝。例如,在描述一个家族的老宅时,尘床可能象征着家族的衰落或历史的沉淀。
“尘床”可能带给人一种荒凉、孤寂或怀旧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无人问津的角落,时间的流逝,以及被遗忘的记忆。
由于“尘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在一个描述废弃房屋的故事中,尘床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象征,表达主人公的孤独和失落。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尘床”来营造一种怀旧或荒凉的氛围:
在岁月的长河中,
尘床静静躺着,
记忆的尘埃,
覆盖了往昔的温暖。
视觉上,“尘床”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张布满灰尘的床,周围可能还有破旧的家具和昏暗的光线。听觉上,可能伴随着寂静或微弱的回声,增强荒凉的感觉。
由于“尘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用来形容类似的荒废状态。
“尘床”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主要用途可能在于文学创作中,用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在日常语言中,它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床】
(形声。从木,爿(pán)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 、 《易·剥牀》王注?-在下而安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组词】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 床地平、 床背阁、 床上安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