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2:14
忠贯白日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忠诚之心可以穿透白日,形容忠诚无比,光明磊落。这个成语强调了忠诚的极致和不可动摇的信念。
在文学作品中,忠贯白日 常用来形容那些忠诚不渝、坚守信仰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以用来强调某人的忠诚度。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分析忠诚在政治或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同义词:忠心耿耿、忠贞不渝、忠诚不二 反义词:背信弃义、不忠不义、见异思迁
忠贯白日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在描述历史人物或英雄时经常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忠诚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忠贯白日** 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忠诚的重视,尤其是在君臣关系、家庭关系和国家关系中。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直、坚定和不可动摇的印象。它唤起的情感是尊敬和钦佩,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坚守原则和忠诚的人时。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困难时期依然坚守承诺和信念的朋友或家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忠贯白日心,照耀千秋史。”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将军在战场上坚定不移的形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庄严的进行曲,来增强这个成语的庄严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yal to the core”或“unwavering loyalt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忠诚和坚定的意义是相似的。
忠贯白日 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忠诚的赞美,也是对坚持和信念的肯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
1.
【忠】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不可谓忠。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 诸葛亮《出师表》-为忠善者。
2.
【贯】
(会意。从毌(guàn),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毌”是贯穿之贯,象穿物之形。本义:穿钱的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贯,钱贝之贯也。 、 《汉书》-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挍。 、 唐·白居易《伤宅》-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 《诗·小雅·何人斯》-反尔如贯。
【组词】
贯朽
3.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引证】
《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 、 《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 《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 、 《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 《庄子·渔父》-须眉交白。 、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 《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组词】
雪白、 白衣
4.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