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4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42:18
“买米下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购买米后放入锅中准备做饭。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做事情要有准备,事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细心和周到,或者强调做事的前瞻性和计划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提醒别人在做某事之前要先做好准备。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项目管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计划和准备的重要性。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都与准备和计划有关,但“买米下锅”更侧重于实际的、具体的准备工作。
“买米下锅”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做饭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比喻意义,强调做事前的准备工作。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和节俭是被高度推崇的美德。因此,“买米下锅”这个成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即通过提前准备来避免浪费和提高效率。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踏实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勤劳的家庭主妇或是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它传递出一种积极、有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用“买米下锅”来提醒自己在开始一项任务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在准备一次演讲之前,我会提前准备好所有的资料和幻灯片,确保演讲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我买米下锅,
生活的旋律,有序而和谐。
每一粒米,都是未来的希望,
每一次准备,都是成功的基石。
视觉上,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一个温馨的厨房,一位家庭主妇正在忙碌地准备饭菜。听觉上,可能是锅碗瓢盆的声音,以及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欢声笑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il to plan, plan to fail”,强调计划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成语或谚语,都强调了准备和计划的重要性。
“买米下锅”这个成语虽然简单,但它深刻地体现了准备和计划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有条不紊地处理事务,确保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也提升了我的思维方式。
退还给他,我不等他这二两银子买米下锅。
我现在家中无余粮,等~了。
1.
【买】
(会意。小篆字形,从网贝。“网”是收进,“贝”是财货。合起来表示把财货购进来。本义:买进,购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买,市也。 、 《庄子·逍遥游》-请买其方百金。 、 《墨子·经说》-买粥易也。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礼记·曲礼》-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组词】
买嘴吃、 买市、 买山、 买骨、 买菜求益
2.
【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 、 《礼记·明堂位》-米麜有虞氏之痒也。
【组词】
粟米;花生米
3.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4.
【锅】
(形声。从金,咼(kuā)声。本义:炊事用具,圆形中凹,多用铁制)。
车釭。即车轴外面的铁圈。
【引证】
《方言》-车釭,燕、齐、海、岱之间谓之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