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8:25
佩带:指将物品(如徽章、勋章、饰品、武器等)挂在身上或固定在衣物上,以示装饰、标识身份、象征意义或便于携带。
佩带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佩”和“带”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佩戴”和“携带”。在古代,佩带常指佩戴玉佩或其他饰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各种物品的佩戴。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佩带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军队中,佩带勋章是对军人功绩的认可;在**仪式中,佩带特定的饰品可能具有神圣的意义。
佩带一词常带有一种正式和庄重的感觉,尤其是在涉及荣誉和身份的场合。它也可能引发对传统和仪式的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佩带可能与个人的职业或爱好相关。例如,医生佩带听诊器,摄影师佩带相机。
在诗歌中,可以将佩带用于描绘人物的形象,如:
他佩带着时间的勋章, 每一道皱纹都是勇敢的证明。
佩带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金属碰撞的声音,或是闪亮的饰品在阳光下的反射。
在不同语言中,佩带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wear”或“carry”可以对应到佩带。
佩带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和场合。它在描述人物特征、象征意义和功能性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佩带一词,可以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佩】
(会意。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佩,大带佩也。 、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佩。 、 《周礼·王府》。注:“王之所带者。”-共王之服玉佩玉。 、 《楚辞·湘君》-遗余佩兮澧浦。
【组词】
佩玖、 佩玦、 佩珂、 佩衽
2.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